切换到宽版
  • 18阅读
  • 2回复

[攻略]地球上最后的终极荒野!这里横跨两国,直面冰川崩落,看麦哲伦企鹅和美洲驼[6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0187
金币
522503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4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当多数人还在寻找远方,会玩的人已经踏足真正的“世界尽头”,地球上最难征服的终极荒野——巴塔哥尼亚(Patagonia)。





这里地貌多样,景观极致,以其震撼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户外活动闻名,是很多硬核玩家的终极朝圣地



作为南美洲最壮丽的荒野之一,巴塔哥尼亚横跨智利和阿根廷两国,位于南美洲南端,巴塔哥尼亚并非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理区。巴塔哥尼亚面积超过40万平方英里,大部分属于阿根廷,但也包括智利的一小部分。

▲横跨阿根廷和智利两国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地方,但熟悉户外运动品牌 Patagonia,其创始人伊冯·乔伊纳德(Yvon Chouinard)以其家乡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命名,象征着对荒野的向往与探险精神。




毫无疑问,巴塔哥尼亚的冰川与雪山是这颗星球上最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之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更是对大自然的朝圣之旅



莫雷诺冰川(Moreno Glacier)位于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与很多正在消退的冰川不同,这里的莫雷诺冰川仍处于“前进”状态,由于冰川不断向前推进挤压湖岸,亲临这里,能聆听及目睹巨大的冰块崩落入水,声如雷鸣,场面壮观令人难忘。

这里有着巨大的冰墙,冰墙前沿宽5公里,高60米以上,如同一条悬浮的白色山脉,站在观景台上能静静欣赏此景。

公园修建了巨大的步道系统,步行可以欣赏到冰川全貌,不同区域的角度及高度都不同。乘坐游船则可以靠近冰川正面,更可以近距离感受冰墙的压迫感与震撼感。

这里还有专业向导带领的“大徒步”项目,可以穿上冰爪,挑战在冰川表面行走的乐趣,一路上还能探索冰缝冰洞和冰湖等景观。

阿根廷湖作为南美最大冰川湖,莫雷诺冰川汇入其中,湖水呈梦幻的乳蓝色,形成一处令人震撼的奇观。

同样在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还有乌普萨拉冰川(Upsala Glacier),这处景观只能通过乘船抵达。此处冰川规模巨大,是南美洲最大的冰川之一,其正面宽阔无比,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打卡去处。

在前往乌普萨拉冰川的航道上,可以看到水面上到处崩落的、造型各异的蓝色浮冰块,形成了一道奇特风景。

格雷冰川(Grey Glacier)是巴塔哥尼亚冰原的一个分支,位于智利侧的百内国家公园,这里汇入格雷湖,湖中漂浮着无数蓝色的冰山,也非常雄伟壮观

通常会徒步体验冰川,这里是百内国家公园 W 线和 O 线徒步路上最重要的景观节点之一,从 W 线的主路徒步至格雷冰川观景点,可以俯瞰整个冰川及冰湖


法国谷是 W 线的精华段,这是一个被雪山和冰川环绕的悬谷,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圆形剧场,是很多徒步爱好者偏爱的一个点。


位于智利巴塔哥尼亚地区的百内国家公园(Torres del Paine National Park),是巴塔哥尼亚最璀璨的明珠,更是自然爱好者、摄影师和任何寻求震撼景观之人的梦想目的地。

公园的名字“Torres del Paine”源自特维尔切语,“Paine”意为“蓝色”,寓意着公园内众多的蓝色湖泊和冰川。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被众多旅行杂志评为“世界第五大美景胜地”、“一生必去的地方”。

百内国家公园景观丰富,从巨大的花岗岩群峰、晶莹的蓝色冰川,到宝石般的湖泊和金色草原等,各种美景交织成一幅极致的自然画卷。作为野生动物的天堂,可以看到羊驼、安第斯神鹰、美洲鸵等当地的特有物种

埃尔查尔滕(El Chalten)是通往菲茨罗伊峰和托雷峰的门户,被誉为“徒步之都”、“风之城”。

菲茨罗伊峰(Monte Fitz Roy)有着 “咆哮的山”之称,这里以陡峭的花岗岩巨壁出名,山里的天气变幻莫测,可谓是登山者的终极试炼场之一。

他们渴望用脚步征服雪山,埃尔查尔滕最著名、也最具挑战性的徒步路线Laguna de los Tres,沿途会经过 Capri 湖,沿途风景绝佳。

这条步道的最大收获在于,当筋疲力尽体力接近耗尽时,菲茨罗伊峰以及冰川等景色的美貌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

如果运气好,在日出时分可以看到山峰被染成火红色的“火山喷发”奇观,这是摄影师及徒步者梦寐以求的画面,实属难得。

托雷峰同样以攀登难度极高著称,可以踏上徒步路线 Laguna Torre,这条路线相对平缓,以托雷峰为指引,沿途一路将穿越森林、溪流和开阔地带。

终点是托雷湖,可以看到湖面上漂浮着从大托雷冰川崩解下来的冰山。天气晴朗时,托雷峰及其在湖中的倒影构成一幅极致画面,美不胜收。

遇见巴塔哥尼亚,开启一场与心灵的深度对话,赞那度特别推荐【大航海时代】麦哲伦探索号邮轮9天8晚巴塔哥尼亚与智利峡湾,2026年Antarctica 21全新航线,一起去亲临这个星球上最后一片狂野。

行程分为南行与北行两个方向,具体方向取决于旅行日期,具体航期日期为2026年4月4日(北上)2026年9月15日(南下)2027年4月3日(北上)

人均5W的费用,包含了航程计划中的邮轮巡航、船上提供每日自助早餐和午餐、三道式晚餐,以及午/晚餐用餐期间的酒水税费及港务费及由A21探险专家带领的徒步和橡皮艇巡航、每日一次岸上登陆和巡游等。

可自行办理智利阿根廷的签证,中国游客持有有效期内的美签,享受智利及阿根廷的免签证待遇。

旅程从智利蒙特港登船开始,一路普尤瓦皮海峡乔诺斯群岛、穿越佩纳斯湾及狭长的梅西耶海峡,探索皮奥十一冰川埃尔布鲁霍冰川的风采,还将抵达麦哲伦海峡、火地岛、世界尽头的乌斯怀亚等。


奢华邮轮
麦哲伦探索号(Magellan Explorer) 是 Antarctica 21 为飞南极路线的海空联航量身打造的现代化精品探险邮轮,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小型探险邮轮之一。

该船根据最高的极地水域商业船舶航行标准(PC6),南极最高破冰等级 (1A+),在智利建造而成

和大型游轮相比,麦哲伦探索号可以穿过狭窄水道,深入人迹罕至的峡湾,成为唯一运营该路线的载客游轮。

麦哲伦探索号载客量最大乘客人数96人,共有7种不同舱型,除舷窗舱房外,所有房间均带有私人阳台。全系舱型均配有衣柜、休息区、带淋浴的独立卫生间和独立控制的供暖系统。


船上还配有玻璃全景大厅、装备最先进视听设备的报告厅、宽敞时尚的用餐厅、品类丰富的酒吧、图书馆、会议室、健身房和桑拿浴室,以及医务室等,设施配套齐全

玻璃封闭式观景休息室和演示室,配备最先进的视听设备。在图书馆这个安静的空间里,可以阅读以南极为主题的书籍,或者欣赏窗外展开的景色。

可以在南极酒廊酒吧,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智利上等葡萄酒和精心调制的鸡尾酒,分享当天的冒险故事。

船首的室外观景甲板,可以让乘客全方位欣赏美景风光。

麦哲伦探索号共配备了10艘橡皮艇及14名专业的探险队员,60名探险队工作人员和船员,1:5的高配比,4个上下船舷梯等,把户外邮轮旅行体验做到极致奢华,让客人有更多时间探索旅程。

行程中除了船上专家讲座和娱乐活动,每天还开展登陆徒步和橡皮艇巡游活动,跟随着经验丰富的探险队和向导,深度探索地球上的这处原始荒野。

在邮轮上冰川环绕的全景餐厅内,客人可以慢慢品尝智利佳肴及佳酿。

宽敞的用餐区设有宽大的窗户,在享用美味佳肴的同时,还能欣赏到令人惊叹的室外美景。



通往冰川的门户
蒙特港是智利湖区的首府和最重要的港口城市,通常被视为通往巴塔哥尼亚峡湾和冰川的门户。许多前往南部的船只和探险游轮都从这里

这座城市本身拥有一个热闹的鱼市和海鲜餐厅,可以品尝到最新鲜的智利海鲜

位于蒙特港以南的科尔科瓦杜湾(Golfo Corcovado),是深入智利海岸线的一个巨大海湾。它以其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和与世隔绝的氛围而闻名。

海湾周边覆盖着茂密的温带雨林,背景是巍峨的安第斯雪山

这里人烟稀少,静谧低调,可以观赏野生动物如海狮、海鸟,偶尔能看到鲸鱼等。


野生动物的天堂
圣拉斐尔湖国家公园(Laguna San Rafael National Park) 是整个行程中的一大亮点,公园是巴塔哥尼亚冰原的一部分,也是其最易接近的冰川之一——圣拉斐尔冰川的所在地。

圣拉斐尔冰川是一条巨大的潮水冰川,其冰墙高达70米。游客可以乘坐小艇近距离观看冰川崩解入海的震撼景象,聆听耳边回荡着冰块断裂的轰鸣声。

湖面上漂浮着无数从冰川崩落下来的、形状各异的蓝色浮冰,冰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颗颗纯净宝石。

这里有着独特的冰川生态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这里还是很多海洋生物的家园包括海狮、海豹和各种鸟类等。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Straits of Magellan)分隔了南美大陆和火地岛,1520年,葡萄牙探险家费迪南·麦哲伦首次通过此海峡,连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航行通过麦哲伦海峡,仿佛在重温大航海时代的历史,有着特别的意义。

海峡两岸是平坦的草原和起伏的丘陵,每一眼都是荒凉而开阔的景致。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是海峡边的主要城市。

火地岛是南美洲最南端的群岛,被麦哲伦海峡与大陆分开。其名字“Tierra del Fuego”(火之地)来源于早期探险家看到的岸边原住民点燃的篝火。

岛屿景观多样,包括雪山、冰川、草原和森林等。它也是徒步、钓鱼和探险的热门目的地,群岛由智利和阿根廷两国分治。

比格尔海峡位于火地群岛之中,是一条比麦哲伦海峡更靠南的水道,以查尔斯·达尔文考察船 HMS 贝格尔号命名,它分隔了智利的主火地岛和更南部的岛屿。

海峡两岸风光旖旎,山势陡峭,冰川密布期间。航行于此,可以参观鸟岛和海狮岛近距离观察成千上万的鸟类和海狮

Les Éclaireurs 灯塔常被误称为“世界尽头的灯塔”,是乌斯怀亚的标志性景观。



图片来源
Antarctica 21官方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0187
金币
522503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4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8小时前
巴塔哥尼亚(Patagonia)被誉为“地球上最难以征服的终极荒野”,这一称号不仅源于其地理上的极端与荒凉,更与其气候、生态、人文历史和人类探索精神的深层交织有关。它横跨南美洲南端的阿根廷与智利,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是一片由冰原、山脉、草原、峡湾与风暴海洋共同构筑的原始之地。以下从五个核心维度深入剖析,为何巴塔哥尼亚在人类文明的版图中始终保持着近乎神圣的不可征服性。

---

一、地质奇观与极端地形:自然的“拒绝机制”

巴塔哥尼亚是安第斯山脉东延的最终章,也是板块运动塑造出的“地球褶皱”。其核心区域——安第斯巴塔哥尼亚冰原(包括北冰原与南冰原),是除南极与格陵兰之外全球最大的连续冰盖。这里孕育着如菲茨罗伊峰(Cerro Fitz Roy)与托雷峰(Torres del Paine)等锯齿状花岗岩尖峰,它们以近乎垂直的姿态刺向天空,攀登难度极高,常年被冰雪覆盖,岩石风化严重,极易崩塌。

此外,该地区遍布冰川裂隙、移动冰舌、地下融水通道,地面极不稳定。例如佩里托莫雷诺冰川虽可徒步观赏,但其内部结构复杂如迷宫,稍有不慎便会坠入冰缝。这种地貌不仅是物理障碍,更是自然对人类“入侵”的无声警告——它不欢迎轻率的造访者。

---

二、狂暴而不可预测的气候系统:风的主宰之地

如果说喜马拉雅属于雪,那么巴塔哥尼亚则完全臣服于风。这里是全球风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平均风速常年超过每小时80公里,阵风可达160公里以上,足以将人吹离悬崖。气象学家称之为“西风带走廊”——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在穿越开阔海域后毫无阻挡地撞击安第斯山,被迫抬升,形成频繁的强降水与剧烈天气变化。

在这里,一天之内经历四季是常态:清晨阳光明媚,正午暴风雪突袭,傍晚雷电交加。气温可在数小时内骤降20℃以上。这种极端不稳定性使得任何户外活动都充满变数,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也常因天气突变被困甚至遇难。气候不是背景,而是主导者;人类在此只是短暂穿行的过客。

---

三、生态孤岛与脆弱平衡:生命在边缘挣扎

巴塔哥尼亚是一个地理隔离造就的“进化实验室”。由于远离其他大陆,且被高山与海洋包围,这里的物种演化出独特的适应策略。例如:

- 达尔文狐(Lycalopex fulvipes)仅存于少数森林碎片中,濒危程度极高;
- 安第斯神鹰翼展达3米,在峡谷间滑翔寻找腐肉,依赖广阔无人区生存;
- 植被以耐寒的努埃尔肯灌木(Nirre)和苔原地衣为主,生长缓慢,一旦破坏需数十年恢复。

这片土地的生命形态并非繁盛,而是精打细算地活着。人类足迹极易打破这种微妙平衡:一条未经规划的小径可能切断动物迁徙路线,一个露营火种可能引发草原大火。因此,“难以征服”也意味着一种伦理困境——我们是否有权以“征服”之名侵入这种脆弱的宁静?

---

四、人类历史中的“遗忘之境”:文明的边界地带

巴塔哥尼亚曾长期被视为“世界的尽头”。原住民如特维尔切人(Tehuelche)在此游牧生活数千年,但他们人口稀少、流动性强,未建立大型聚落。直到19世纪,欧洲殖民者才真正“发现”此地,却因其恶劣环境而迟迟未能有效开发。

即便今日,整个巴塔哥尼亚的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公里1人,许多区域仍无道路连接。最近的小镇可能相距数百公里,医疗救援需直升机才能抵达。这种地理上的隔绝使其成为现代文明网络中的“空白点”。正如作家布鲁斯·查特文在《巴塔哥尼亚之路》中所写:“人们来这里,是为了逃离时间本身。” 它不是等待被征服的土地,而是供人反思文明本质的精神镜像。

---

五、精神象征与哲学隐喻:为何“不可征服”才是终极魅力

真正让巴塔哥尼亚成为“终极荒野”的,或许不是它的自然条件,而是它在人类心灵中的地位。在这个卫星地图覆盖每一个角落的时代,巴塔哥尼亚仍是少数几个能让人感受到未知恐惧与敬畏的地方。

它挑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叙事:  
- 登山者登顶后不会感到胜利,反而常生谦卑;  
- 探险家归来后讲述的不是征服,而是幸存;  
- 生态保护者在此看到的不是资源,而是警示。

它提醒我们:有些地方的价值,正在于其拒绝被驯服。真正的“征服”不是插上旗帜,而是学会静默行走、尊重边界、接受自身的渺小。正如一位当地向导所说:“你不能征服巴塔哥尼亚,你只能被它接纳。”

---

结语:荒野的抵抗,是文明的救赎

巴塔哥尼亚之所以难以征服,是因为它根本拒绝被定义为“可征服的对象”。它是地质暴力的杰作、气候狂想的舞台、生态孤独的见证、历史沉默的角落,更是人类精神投射的镜子。它的“难”,不在技术层面,而在认知层面——它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个 Anthropocene(人类世)时代,当大多数荒野已被切割、命名、旅游化时,巴塔哥尼亚依然以风暴、冰雪与寂静守护着最后的未知。也许,正是这份顽固的“不可征服性”,让它成为了地球上最接近纯粹自由的地方。

> 它不属于任何人,也因此属于所有人。  
> 我们无法拥有它,但可以被它改变。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poli923

UID: 1382715

发帖
2115
金币
137
道行
402
原创
36
奖券
129
斑龄
0
道券
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60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9-14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6小时前
一看就是外国的风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