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未来两年机器人企业谁能实现这个目标,谁将“领先全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2280
金币
440940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5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27
中新经纬11月5日电 (闫淑鑫)“未来1至2年,谁能实现这个目标,谁将拥有全球最领先的具身智能AI模型。”5日,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兴兴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
  这个目标是什么?即在陌生生活场景中,给机器人发送语音或者文字命令,机器人能完成80%的任务,且准确率达到80%。
  “比如到明年这个时候,随便弄一台人形机器人到会场,你跟它交代任务的时候,比如说‘帮我拿一杯水’或者说给某位记者朋友拿一份东西过去,它可以直接过去把这个任务完成。这个场景完全没有预训练过,你给的东西它也没有看到过。”王兴兴举例。
  他认为,在完全陌生场景下,机器人能达到80%左右成功率,就已经掌握突破性技术了。“这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我希望我们公司能率先实现,但做AI有很多概率成分,有的公司运气好可能就先做出来了。”王兴兴说。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王兴兴介绍,今年以来,中国机器人产业非常火热,实现了快速增长。“我个人相对比较乐观,预计今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平均每家公司的增长至少超过50%,甚至达到10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0336
金币
523537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4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8:11
具身智能发展新里程碑:80%陌生场景任务成功率成行业关键目标

一、核心目标解析:“80%成功率”背后的行业突破
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提出的“未来1至2年实现陌生生活场景中机器人完成80%任务且准确率达80%”的目标,被视为具身智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这一目标具体指向在完全未预训练的陌生环境中,通过语音或文字指令,机器人能够自主理解、规划并执行任务,且成功率达到80%。

目标示例与现实意义
王兴兴举例说明:“比如到明年这个时候,随便弄一台人形机器人到会场,你跟它交代‘帮我拿一杯水’或‘给某位记者朋友拿一份东西过去’,它可以直接过去完成任务。这个场景完全没有预训练过,你给的东西它也没有看到过。”这意味着机器人需具备实时环境感知、动态路径规划、未知物体识别与抓取、自然语言理解及多模态交互等综合能力。若达成此目标,标志着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极大推动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商业零售、工业辅助等场景的落地。

二、行业增长态势: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期
王兴兴对行业增长持乐观态度,预计“今年全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每家公司增长至少超过50%-100%”。这一判断与多项数据相印证:

1.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据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占据近半,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6])。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展现出广阔前景([3])。

2. 政策强力支持:“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将“具身智能”列为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与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并列,旨在推动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前,国家工信部已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并将其列为“创新标志性产品”之首([3]),地方政府如北京、深圳也出台了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

3. 技术突破加速:AI大模型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核心驱动力。谷歌RT-2模型实现了机器人对自然语言指令的理解与执行,而中国企业在多模态大模型、轻量化算法、低成本硬件等方面持续突破。例如,智元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物流等五大行业的实际应用([4]),展现了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快速转化。

三、实现目标的技术挑战与路径
要达成“80%成功率”的目标,需克服多重技术障碍:

1. 感知与理解能力:机器人需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传感器实时感知复杂环境,并理解人类自然语言指令的模糊性与多样性。这依赖于多模态大模型的进步,如将视觉、语言、动作数据融合训练的具身智能模型([2][9])。

2. 动态规划与执行:在陌生环境中,机器人需实时调整路径以避开障碍物,并灵活抓取未知形状、重量的物体。这要求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和高精度的末端执行器([7][8])。

3. 数据与仿真支撑:真实世界数据稀缺且成本高昂,高保真物理仿真环境成为关键。智源研究院通过超过10亿次抓取数据训练通用抓取模型,实现95%成功率([2]),这种“真实数据+仿真模拟”的训练方式是加速技术迭代的有效途径。

4. 硬件成本与可靠性: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执行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成本仍较高。中国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领域已实现国产化突破([7][8]),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

四、行业竞争格局:巨头入局与创新企业并存
当前具身智能赛道竞争激烈,呈现“巨头卡位+创新企业深耕”的格局:

- 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美团等企业围绕本地生活服务场景布局。美团通过投资银河通用等企业,在智慧药房、自动化配送等领域推进具身智能应用;腾讯则在游戏AI与机器人运动控制结合方面探索([3])。
- 专业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在四足机器人领域领先;智元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等人形机器人产品加速迭代。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表态显示了本土企业在技术突破上的决心。
- 学术机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在具身智能大模型、大小脑架构等方面取得突破,为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9])。

五、未来展望: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王兴兴提出的目标不仅是技术指标,更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若在未来1-2年内实现80%成功率,将带来以下影响:

1. 应用场景爆发:人形机器人将在家庭服务(如清洁、护理)、商业服务(如导购、配送)、工业辅助(如精密装配)等领域快速普及。
2. 产业链成熟:核心零部件成本将进一步下降,软件算法标准化程度提高,推动产业从“资源拉动”转向“市场驱动”([10])。
3. 全球竞争格局重塑:中国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正如IDC预测所示,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6])。

结语
王兴兴提出的“80%成功率”目标,既是具身智能行业对自身技术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指引。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技术突破的多重驱动下,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正以超预期的速度增长。正如王兴兴所言,“做AI有很多概率成分”,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围绕具身智能的“抢滩登陆战”已进入关键阶段,未来1-2年或将见证多项突破性成果的诞生,推动人类社会向人机协作的新时代迈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2280
金币
440940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5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7:28
一、目标核心内涵回顾
该目标要求机器人在完全未预训练的陌生生活场景中,通过语音/文字命令完成任务,任务完成率≥80%且准确率≥80%(如“帮我拿一杯水”“给记者递资料”等日常场景)。其本质是具身智能的“通用化”突破——机器人需具备“理解指令→感知环境→规划动作→执行任务”的全链路自主能力,而非依赖预编程。

二、未来两年最可能实现目标的企业
1. 宇树科技(中国)
核心优势:
目标提出者(董事长王兴兴明确将此作为公司核心目标),专注智能机器人研发,旗下H1(人形)、G1(四足)机器人已具备较强的运动控制与环境适应能力。
技术上,宇树在复杂地形运动(如砂石、台阶)、轻量化设计(降低能耗)、多传感器融合(视觉+触觉+惯性导航)等方面有积累,能支撑陌生场景的感知与决策。
实现可能性:★★★★★
王兴兴表示“希望公司率先实现”,且宇树已在工业场景(如新能源工厂)测试机器人的任务执行能力,未来两年若能将工业场景的技术迁移至生活场景,有望达成目标。
2. 优必选(中国)
核心优势:
国内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先驱(Walker S1工业版已进入蔚来、东风柳汽工厂实训),接入科大讯飞星火机器人超脑平台(任务理解成功率达95%),能将复杂指令拆解为可执行的动作步骤(如组装台灯拆解为7个步骤)。
技术上,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如平衡、抓取)、人机协作(与人类共线作业)等方面有成熟经验,可快速适配生活场景的“非结构化环境”(如家庭、办公室)。
实现可能性:★★★★☆
商业化进展领先,且有大模型支撑,若能将工业场景的“任务执行能力”优化为生活场景的“通用化能力”,未来两年有望达标。

3. 特斯拉(美国)
核心优势:
旗下擎天柱Optimus是全球最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之一,马斯克称“未来两年产量每年翻10倍”(2025年试生产5000台,2026年目标5万台)。
技术上,特斯拉有FSD(全自动驾驶)的感知与决策技术(如摄像头+雷达融合、路径规划),可迁移至机器人的“陌生场景导航”;同时,特斯拉的大模型(如Optimus的“大脑”)能支持自然语言理解与任务规划。
实现可能性:★★★★☆
产量增长快,技术基础扎实,但特斯拉的目标更多是“量产”,需看其具身智能的“通用化”进展(如是否能在未预训练的生活场景中完成任务)。
4. 智元机器人(中国)
核心优势:
旗下远征A2是中国顶尖人形机器人(入选“2025年人形机器人十大黑马”),专注具身智能研发,在灵巧手设计(如抓取易碎物品)、环境感知(如识别陌生物体)等方面有突破。
技术上,智元与国内高校(如清华、南科大)合作,在运动控制算法(如复杂地形的步态调整)、多模态交互(语音+视觉)等方面有积累,能支撑陌生场景的任务执行。
实现可能性:★★★☆☆
技术实力强,但商业化进展较慢,若能在未来两年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产品,有望达成目标。
5. 科大讯飞(中国,技术供应商)
核心优势:
旗下星火机器人超脑平台接入了420家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宇树),其大模型能提升机器人的任务理解能力(如将“帮我拿一杯水”拆解为“走到饮水机→拿起杯子→接水→送到用户手中”),任务理解成功率达95%。
技术上,科大讯飞在自然语言处理(NLP)、多模态融合(语音+视觉+文本)等方面全球领先,是实现“陌生场景任务执行”的关键技术支撑。
实现可能性:★★★☆☆(间接)
虽然不是机器人本体企业,但星火平台能帮助合作企业快速提升任务理解与规划能力,间接推动目标实现。
三、总结:谁将领先全球?
未来两年,宇树科技(目标提出者+技术积累)、优必选(商业化领先+大模型支撑)、特斯拉(技术基础+产量增长)最有可能实现目标并领先全球。其中,宇树科技因“目标聚焦”与“专注智能机器人”,概率最高;优必选因“商业化进展”与“大模型赋能”,紧随其后;特斯拉因“技术跨界”(FSD+大模型),也有机会。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